地点
诗文库 注释
重修威烈侯庆历三年十二月 北宋 · 朱炎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八
谨按《祭法》曰:「夫圣王之制祭也,法施于民则祭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
至于能禦大菑、能捍大患,率纪祀典,以参元功,斯所以教民本仁义而鬼神也。
天子建藩服而分国寄,择端士而为民牧,非止美土疆、职教化而已,亦将俾徇居民之欲、主守土之祀焉。
职方员外郎王公之刺是郡也,惠以及下,明能察微,孜孜焉以济物利俗、兴废起坠为念。
是郡境水旱不时,公志在恤民,勤于祷请。
州城之西隅有壁山烈侯,《图经》云,唐赵延之之祠也。
大历中巴川县,兼南镇军兵马使
时资、泸夷贼寇掠县境,延之领兵袭之,以功授合州刺史,兼渝、合、资、泸等州经略巡抚使。
尝巡历至渝州壁山寨,见石壁上隐隐若有人形,因以香酒奠之。
后疾终于此,邑人为之立庙焉,祷有灵应
至咸通二年,夷贼攻逼州城,告神为援,贼众奔败。
人见甲兵汹涌,争往驰逐,盖神之阴助也。
本所闻奏,敕封威烈侯
自时厥后,邑民信而奉之。
或水旱作沴,札瘥并兴,豆觞以荐之,箫鼓以乐之,冥心请祷,其应如答。
公既戾止,考是祠制,曰:「神之福于兹民也多矣,何祠之隘陋,庙貌弗完之若是?
且小人之室犹逭于燥湿,曷明灵所馆弗蔽于风雨哉」?
将命举而新之,有市卒白膺、赵昉等刻状于官,愿以众力葺之,公可其请。
举意率从,群材四至,工役齐作,自堂、厨、廊、庑、门、楼、阶级,一更旧制。
凡厥神像,并加粉绘。
季冬月,绩用告毕。
厥搆宏敞,足为祈福之地。
乌虖,若神者生而惠及于人,死享庙食,德之盛也;
能助阴兵以夷凶寇,忠之效也;
祈祷必应,协于至诚,信之昭也。
宜其受烈侯之封爵,为邑民之瞻奉,亦不诬矣。
从事于此,解秩在期,王公以其成绩,俾炎为记,因摭其事实,引为根据,非笔饰耳。
时庆历三年十二月朔日,宣德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前权军事推官朱炎记。
按:乾隆《合州志》卷一二,乾隆五十四年刻本。又见嘉庆《四川通志》卷三五。
单公新堤记治平四年闰三月 北宋 · 赵协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〇
合州枕二江之口,众水之凑也。
涪水自西北领驰水、沈水、孱水、灵江、射江、大弥诸水,东南迤会于汉水
汉水自东北领巴水阆水渝水、嘉陵、宕渠诸水,西南汇入于涪水
霖雨涉旬不霁,众水潨而二江涨,奔涛骇浪,湍激盛怒,交战于城之东南隅
悍如谷、洛之斗,汹如淮、汳之争,小则漱齧城基,大或漫毁女垣,生聚阽危,鳃鳃然常恐有齧之浮也。
岁仍一岁,水复济水,坏官寺,损民舍,病缠一郡,久而未瘳,州将圮,不留神备而去之,亦茍简之失也。
光禄卿公治合之明年,政既成,岁亦丰。
于是命僚属步江堧,按视地势,谋建大防,斜遏江流,使越金沙碛,薄东岸以径去,缓水维而杀水怒,庶几游波不复能汩垫吾城也。
然以功役用度之繁,亦不敢辄造,乃剡奏于朝廷,天子寻可其请,众议纷然,尚以为有损而无益。
公曰:「谋之虽多,决之于独。
吾当以孟劳之刃,断群疑之网。
窃窃之言,乌足听耶」!
亟下符谕五邑,吏民莫不响应,乐输竹木,愿助糇粮,籍计其费,沛然有馀。
佥判殿丞急疾为心,勇于立事,愿统能吏以董其役,工匠丁壮,颐指如意。
犍为落积石实之,架梁植柱,交午贯之,中物息壤,金椎隐之,程其人功,功冬时办,以佚道使民,民皆忘倦,相杵而讴,及晡而休。
仲冬而始,建春而已,凡六十日而堤成。
其高六丈,广六丈而杀其上,袤七十丈,无虑用工一十五万云。
啖助曰,《春秋》之法,凡兴作必书之,重民力也。
盖失时则垂为戒,得时则揭为法。
况我此役,乘农之隙,计日告成,一可书也。
《春秋》之法,人臣无遂事,故郑公筑梓潼新江之堤,以不先白而夺俸。
况我此役,得君命而后举,二可书也。
官吏心励,民庶力助,不耗公帑一毫而事集,三可书也。
一时之劳,而万世之逸,四可书也。
据坚地作石堤,势必完安,合于贾氏之筑,五可书也。
且有因而成易,无因而成难,倘使岁久而圮,欲继修者,亦省功过半,如王景孙叔敖芍陂,杜诗、杜预缮召臣堤阏,功易成而利及民,六可书也。
萃众美而成一堤,乌知不与召伯埭、甘棠港共传于无穷也欤!
治平四年闰三月十有五日记。
按:乾隆《合州志》卷一二。又见民国合川县志》卷三七,《宋代蜀文辑存》卷一〇〇。
南宋 · 任逢
 押阳韵
纵无渭水周家望,合有严陵汉室光(游钓鱼山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九《潼川府路·合州
合州垫江志序 南宋 · 任逢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六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三
余曩丞西充,沿制檄来议救荒之政,再来鞠棘寺,疏駮狱事,每辄涉阅累月,固知其地为舟车会要,而爱其山川风物之美。
后十有三年,被命来守。
暇日寻访图牒,卒疏略亡取。
颇有意乎修创,而簿书繁冗,日袭而夺其后,且素乏稽古之力,思欲尊礼士之博物多识,而又闻其皆移寓旁近郡,殊有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之叹。
秘书省符移来下,搜索诸道图志,则徬徨顾瞻,益思有以偿夙昔之愿。
遂加延致,罗君传之自壁山来,苏君振文自遂宁(原本缺)与夫肆力于诸书,旁搜曲取,晨夕从事
遇群疑,则又质诸城居老成黄君铎;
郡文学职掌攸系,则檄阆中鲜于君光来助。
古者史官大事书之策,小事载简牍,史不及书,则兼取传记之说。
缘自周衰,职方之述不备。
秦汉以来,郡县分裂,废置不一。
地域广轮之数,川泽原隰之名,至于户口丰耗、人物荣悴等类,悉不暇究。
今又因循,略无以纪述,则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矣。
阅数月而书成,执之而喜不自胜。
盖余素所欲为,而因得与四君子周旋文字之间,往往废寝忘餐。
前志不特疏略而已,州始于西魏,在晋为县也,而称刺史
至以「合」为「台」,以「合」为濮,不可缕数,则相顾抚掌大笑绝倒。
此犹之可也,有前贤他书考究而未得之说者,间有获焉,则又不啻如醉而醒,如晦而晴,如曲行荆榛而顿驰于康庄九轨之涂也。
或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子不几赘乎」?
余曰:「孟子之意,伤传者之不真,后世之惑滋甚。
是书也,非特以补阙遗、应故事,编纂肇始,订正谬误,合三十卷,四十二篇,来者傥有取焉」。
黄君之祖之奇第进士,居官有善政。
苏君之祖汝砺有隐德,方舟李氏志其墓为详,皆当见《人物篇》。
以其孙与讨论,不书。
志成,会类省试院露榜,罗君以《春秋》冠经,遂亚首选。
按:乾隆《合州志》卷一三,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其二 宋 · 冯时行
 押删韵
儿童便读山中记,老大才登记里山(题龙多山
按:同上书卷一五九《潼川府路·合州
龙多山鹫台院记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 宋 · 冯时行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八、《舆地纪胜》卷一五九、《宋代蜀文辑存》卷四六
余少读唐孙职方《龙多山录》,思至其处,登降岩巘,为徜徉浩荡之游。
绍兴己卯,行年五十九,被命守沉黎,道由兹山,始获一至所谓龙多山者。
于时大雨险滑,攀援进退,一僵一起。
上不五里,始晓而登,过晡乃至。
云露晦黑,跬步莫睹。
私自念少而闻,老而游,昧无所见,中心慊然,若有负于兹山。
已而岚昏解剥,四野开霁,廓然千里,尽入指顾。
缙云清居,云顶醮坛,若可攀挽。
摄衣杖屦,拥以仆夫,下鹫台,过至道观,憩佛惠寺。
又循岩至灵山寺,从容徙倚,意满神惬。
复还鹫台,俄倾晦冥,雨复大霔。
吁!
时行迂愚訚訚,不可于世,岂此山神灵与人异好而尚或听之哉?
山负一道宫,三佛刹,而鹫台为之冠。
一峰特起,草木华润。
僧道真,立志精坚,誓毕此生,有所建立,诚不可掩。
小大同心,扫去败朽,幻出金碧佛殿。
僧堂、法堂、方丈、山门、厨库,凡寺所当有,无不备具。
最后转轮大藏,瑰杰壮丽,藏奉释迦文佛与其徒所为书至五千四十八卷。
己卯二十三年经始,后三年落成,于是龙多之鹫台郁为精丽矣。
道真欲此延有道尊宿以居之,退处灵山,此又非寻常流俗之见。
灵山岁久颓弊,独一僧年七十馀,老且病,不能出其门户。
而异时阁架飞檐,下瞰绝壑,最为游观之胜,孙职方之文与古今诗什皆刻岩下。
道真果退居于此,岂惟鹫台一新,灵山之景,当还旧观。
由佛惠寺循岩种竹,开径萦纡以达,灵山幽深之趣,宜十倍于前日。
道真识之。
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日,缙云冯时行记。
按:乾隆《合州志》卷一二,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其四 南宋 · 晁公武
铜梁山昏岚翠重,石镜水落滩声迟(将发合州
按:同上书卷一五九《潼川府路·合州
合州厅壁后记 南宋 · 晁公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六○、《舆地纪胜》卷四○
刺史厅壁记始于唐,而顾况、元结之文最著。
湖州所记才百馀人,而名德如谢安石、颜清臣之徒,杰然表见于史籍者,凡数十公。
故其地冠簪之盛,常敌天下三分之一。
道州所记有徐、李二公而已,访之耆旧,馀多贪猥昏弱,以衣食之故侵冤细民,故其地井邑丘墟,主名殆尽。
君子谓顾之善善,元之非非,于是乎得《春秋》之旨矣。
然则壁记者其可废哉?
予日者代匮于此,顾此邦缺守者历七年,事多不理。
少间求其壁记,得其刻石,列乾德以来翟美以次名氏。
其后虽有续书,则往往失其官阀岁月。
命搜于故牍补焉,而阙其疑,遂取陈昂王辅三十二人别刊之。
两石所记,通七十有七。
考之图书,其贤固不及湖州之盛,而父老所言,其恶有甚于道者
呜呼,一州虽狭而绵地千里,人物盛衰,户口增耗,皆系于刺史,讵可忽乎哉?
今也秩满引去,使民无得而称,则已可愧,况复蒙被恶声,颜其厚矣!
乃题其前以自警,且为将来之监云。
按:光绪《合州志》卷一二,光绪四年刻本。
北岩定林禅院藏经殿皇祐四年八月 北宋 · 朱处约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九、嘉庆《四川通志》卷三九、民国《合川县志》卷五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九九
佛书总五千四十八卷,其大部折三乘有次矣。
前五代而下,繇学其教者抵西域取贝叶行梵之书至中国,译而为经。
历代官为置局,参以文士,为之润色。
故近世函而演之,始有藏号。
至唐,尤得时君信重,以宰臣兼润文使,于今相诵不易,其体宏大如此。
太宗贞观时,有玄奘法师者亲就佛都,广求异本,在西域十馀年,经百馀国,悉晓其土著风俗之语,史官或取以志于异闻。
是时梵本经已有六百五十七部,诏当世文学之士翻而修之,房、杜而下皆预其选。
其教汗漫博诞,至此始有定据。
其后通律学者又能讲其书,率以为宗主。
今天下名山剧寺必有《大藏经》,奉为伟观秩字之宗,费常数百万。
营其事者,用力虽省而勤不解,卒能成就,以果其愿。
合州北岩定林院僧曰缘正者,与其门弟从正思自康定辛巳皇祐壬辰,歛众金,伐大木,于所居之宫构殿,极壮丽之妙,以用贮所谓《大藏经》者。
石照县民陈氏者独入缗以购其本,无虑五百几函。
黄卷朱轴,奁罩甚谨,签列部次,自有题别,使学其法者日观月诵。
如彼法之说,求为之益,吾不得而知之矣。
但专其所习,有道可尚。
仆见今之业儒者徒能毁誉释氏,至其先师圣人经典之书,总数千卷,因模本于学人能货者,止补楮墨之赀,官为给之,而能蓄其书于私家者有几焉?
又岂得如学释之徒,既崇其法,复严其藏,用它货而为己赀?
斯亦知其所本之大者也。
会寺僧慈广者状缘正之能,求为之记,仆欣然为载缮葺之起,并题其榜而与之,览之者谓我有所警劝善事可也。
皇祐四年八月十五日承奉郎太常博士通州泸州军州兼管内外农事、借绯朱处约记。
按:乾隆《合州志》卷一二,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合州建学记绍兴十一年 南宋 · 薛经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九
皇帝即位之十四年,经始假守合阳,对扬天子之休以附尉。
考其事之大者,窃惟风风俗俗之源,本储大夫士,因新其州学,延士子之有声者分职之,补试诸邑生徒,许以学来会。
四月命工,而七月毕工,挠折者材之,污灭者丹之,斋于廊庑而轩于江山,买书置田,庶几休处。
初,晏丞相天圣五年南京,兴学校。
五代以来,学校之兴,自晏始,达庆历崇宁□大兴于天下,上前年又兴之。
国初惟国子监,后乃增太学,又为太学三舍,又为辟雍故也。
古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不必悉聚而舍焉。
后世风俗讹,庠序之教遂欲申白于天下,于是乎载。
呜呼!
士其可以不学!
经闻之诏,上退朝,喜读圣人之书,间以六经写赐臣下,将以养风俗于贤士大夫,故用武之,不辍诏下取士。
恭惟太祖即位之元正月也,是月幸国子监二月又幸之,诏修饬先圣先贤儒之像,三幸以聚生徒讲学,四年又幸之。
此风俗所以极淳,而天下争为之治,由太祖示其本,然则礼教富而家国隆矣。
太宗位政之也,粤四月六月车北征,七月至自范阳,始年三月御讲武殿亲试进士
契丹入塞,车驾入大名,然则天下犹未定,进士宜后而先之,岂非移风易俗,士之为表则!
用兵如用医,疾固宜去,而养疴不独在医。
上其以祖宗之政临御天下者,夫有国家者,谁不知其养士!
三代之时不闻以士为贤者,风俗一士也。
礼乐之变,然后贵乎士而有学。
学亦无他,明性命而识诸理也。
圣人刈天下之理而著之书,亦人之所固有者。
惟其安于所习而存之者无几,必诗书以鼓之润之,使自化之。
大抵学非作文之谓也,依夫子之门墙,是七十二子之所得。
其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与夫升堂入室,其说谓何?
然后三复答问之书,必宜有所归宿也。
虽然,心本静,逐物则动;
情生于欲,欲然后有争。
圣人之道,未有不正心诚意而抉夫情也。
呜呼!
学以治心,养之则气将浩然,于以善其身而达之天下,夫何有于私!
其风俗之本与经既考而申之,因绎其所谓学,以赞上之临御天下者,劝大夫士而系之诗,绍兴十一年也。
诗曰:繄人之生,礼乐则存。
孰为之浑,情欲以分。
于是乎学,以斯道觉。
匪深匪邈,轮扁之断。
得其通儒,失其匹夫。
理不可疏,适名之趋。
穆天子,惟学之喜。
宁不遑止,日以训士。
俾经守臣,来牧斯民。
学宇是新,风俗是因。
学以明性,匪举之应。
欲德之称,必道之胜。
曰尔一方,诗书之乡。
毋或其荒,为天子光。
孔门之圣,舞雩之咏。
毋吁千仞,曰以报政。
按:万历《合州志》卷二,一九七八年合川县石印本。
宁宗皇帝明德颂 南宋 · 冉木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九、光绪《蓬溪县续志》卷四、《宋代蜀文辑存》卷七八、民国《合川县志》卷三六、四四
《宋宁宗皇帝明德颂》,新差通判绵州冉木拟作也。
合州赤水县主管杨炳所领邑有名山曰龙多,上有仙台,台左峭壁名东岩,高数十仞,平如削,实天造也。
臣木居山之阳,缅思圣德,而作是颂,义不容隐。
于是恭仿峿溪例,大书深刻于岩壁,冀一朝伟烈与山俱为无穷。
有明德,惟俭惟恭
雨旸稍愆,惕然于衷。
露祷清禁,引咎责躬。
食不御珍,衣不厌浣。
苑囿不修,绝迹游宴。
未昕求衣,忘食至旰。
书《无逸》篇,为座右图。
褒宣圣后,追谥名儒
稽古酌先,如符斯合。
进贤受谏,如响斯答。
岳牧有奏,民瘼未苏。
乃顾乃眷,轻徭薄租。
侧闻艰食,尤笃哀矜。
太仓发内帑捐金。
温恭如舜,勤俭如禹。
崇教惠穷,商汤周武
明德天运,巍巍煌煌。
彼曦何为,敢祸萧墙。
帝曰来丙,无贰汝心。
丙拜稽首,上帝是临。
遗好义贵,夜半整兵。
覆巢斧曦,威如雷霆。
乾坤豁开,八荒震惊。
帝曰鉴哉,毋轻用人。
曰丙汝来,虏未归疆。
丙拜稽首,弓矢斯张。
遗好义威,阚如虓虎。
血战板桥,虏膏砧斧。
章章来归,我疆我圉。
四面凯歌,吏民安堵。
祖宗厚泽,结民深固。
俄更大变,妥安如故。
四州既同,西蜀既平。
帝曰未然,忧心愈兢。
逖远一隅,惟我西土。
逢此百忧,不易罹苦。
曰猎汝来,往哉曲谕。
猎拜稽首,奉诏奔走。
若时雨降,濯污荡垢。
旌崇死节,录用其后。
帝曰嗟乎,侂胄何人。
向也未察,视为腹心。
窃我威福,蔽我聪明。
兵端倡开,荼毒生灵。
怀奸怙恶,以干大刑。
乃命迩臣,往予式遏。
一迅雷间,如火扑灭。
帝三嗟叹,骇视前辙。
乃颁悔诏,纶于明廷。
修我文德,来彼远人。
兵革不用,岁币不通。
挈地来还,河北山东
昔未渡江,包有区宇。
归疆未全,谓慊烈祖
启佑后人,俾光于前。
臣木作颂,垂万斯年。
按:光绪《合州志》卷一四,光绪四年刻本。
荔子 南宋 · 何麒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八五、《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七
朱夏正中,炎晖丽天。
有炜斯果,争华斗妍。
巴山之绮错,濯涪水以霞鲜。
倏睹扶桑,于濮之岩。
擢二本以森张,若九微之并然。
心骇目夺,不可殚原。
于是召宾朋、载殽醴,坐飞阁、俯连蒂,钓以登筵,品其色味。
盖赤瑛之丹所不能抗,而金茎之露所不能拟也。
谁其黠者,细穷物理,属我谈之,执杯以起,曰:「天下之珍,奚不产于中州
顾侧生于遐裔,曾桃李之不侔」?
冁然答客:「理则易寻。
凡瑰琦之所出,必以远而见珍。
槟榔产于交趾石榴盛于涂林,橘柚贡于淮海,葡萄得于罽宾」。
客或谓予:「勿以类言,此固易知,何物不然?
盖明珠耀于合浦,白玉出于于阗,孔翠毓于炎洲,火齐来于日南。
以人言之,亦复奚别?
自昔圣贤,灿若星列,是以戎出由余,吴出季札
秭归之陋,而生屈原
苍梧之荒,而生士燮曲江而下,世固不乏。
又况东夷之人号为舜,西夷之人号为文,何必中原,乃可勃兴。
试扬衡而咏之,踊一坐以咸膺。
谓每食之不忘,托木异以舒诚」。
盖其词曰:大火所熏,炎精所凭。
含章抱洁,卓尔不群。
永焜耀于南方,赫然其百果之君乎。
按:乾隆《合州志》卷一四,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重建雄威庙记绍熙四年 宋 · 黄铎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四、嘉庆《四川通志》卷三五、《民国新修合川县志》卷四四、《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三
合阳州城之西有汉车骑将军司隶校尉西乡亭侯张公庙,不记兴创之岁月,或云自晋始。
规模简古,宇俭素,其所从来远矣。
绍兴改元枢相张公禦寇保蜀,阴阳神助,承制安国公旧称,进封忠显王
祀典既崇,事体益重。
郡治带江,数罹大水,神灵所宅,亦委巨浸。
庙祝喻明照惧无以称,乃谋改作。
累土为基,增崇四尺。
上建大殿,庙貌从新。
庖厨有屋,进拜有庑。
费缗钱百千,自竭其力,凡率于人者十之七。
既成,陆车水舟,远郊近市,群目改观,奔走祠下,牲酒致告,形神愈肃。
铎所居密迩,间往观见砻片石庑下,问之,则曰将记,是盖心许之。
明照继以请。
按《志》:建安十九年,王领巴西太守
明年,魏将张合乘胜深入,王禦之于宕渠瓦口之间,遂奔北,有功于巴人甚大。
于是时,壤地相错,生聚保持,均拜大赐。
又按《赵云传》,方先主攻刘璋,王与诸葛丞相溯江西上,分定郡县。
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而王与先主会于成都
江州,古渝州也;
江阳,今泸州也。
吾乡据内水之冲,盖昔日元戎经行之地。
斯民事神,厥有夙敬,宜其祠宇愈久而愈新也。
殿之重建,以乾道癸巳二月十四日,后二十年,铎始为之记。
庙额旧号「叶圣」,朝廷改赐曰「雄威」,并以告明照,使更焉。
王名飞,字翌德涿州范阳郡人
绍熙癸丑中秋日,郡人黄铎记。
按:乾隆《合州志》卷一二,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龙多山至道观记淳熙六年 南宋 · 赵楙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二
尝过涪江而东,遥望见数峰突兀,联亘岗岭而下,若将饮于江者,龙多诸山也。
循而上,至山之麓,见其崭岩一石,如滟滪,如孤山,介然特立,而尺寸土傅其肤,乃亭亭见一柏,殆三十许围,如车盖,如羽葆蔽乎其上者,龙多之胜也。
余为邑簿,过江见之,心目为明。
邑小而赋薄,职以简,日携酒与书游山中。
为僧庐者十之九,独崭岩之石巨柏蔽乎其上者,为老子之宫。
屋数椽,一道士小冠而蓬髧,弊衣而菜色,颠倒手板以揖余。
人叹老氏出中国,与吾儒相驰逐,同言道德仁义,其见识特小小不同。
不至如佛出西域异国,最晚入中土,其言最背戾于圣人。
然其徒占据江山,尽割膏腴形胜之地,又所建置辄豪奢,人争以金帛弃予之,视老氏清净少思寡欲者辽绝,非但龙多然也。
然亦其徒不自植立,方嗤鄙之。
至其上,则青衣蓝缕,男女老稚数百辈,挽木运甓,杂作其间,道士麾以揖余曰:「此贫道妻也、子也。
晋冯盖罗所隐居。
永嘉中,尽室仙去,见之《道藏·列仙传》,可考不诬。
自唐为至道观,岁久隳圮,贫道赤手上山,结茅以居。
方将凹突而坎之,凸缺而累之,架空而阁之,凭高而梯之,一侈仙居,甲兹山而轧释氏之庐,道不足以动人而施者寡,窭不足以瞻众而役者希,不过与妻孥杂作耳」。
余且怪且笑,不复诘。
一日旱甚,余摄邑,命道士祷焉,期之曰:「若祷而雨,当助汝」。
始夜月如昼,道士以其法噀水布气,拜跪伏地,汗洽背。
俄倾风从西北来,吹云满空,夜分雨沛然下,连日雨,遂大稔。
余以万钱予之,施者云集。
未几,余以罪去。
逮今十年,三得道士书,颇誇其所,曰杰阁空飞,峻梯云蹑,事帝有殿,储真有祠,栖息有室,给养有庖。
用钱一十钜万,五万三百三十四钧,木二万材,三万七千个,石二万株,积三十万二千工,累五千四十日,未敢遂以为甲也。
贫道惫矣。
官每水旱必祷,祷辄应,部使者遂以其事闻。
盖罗封真人号冲妙,乡所见青衣,今皆为道士
其徒四五人,亦岂偶然哉!
幸无忌,望电之日为之记。
且道家者流,其原出于《易》,其修炼之术,醮祭之法,皆本之五行,取诸八卦,尊阳而卑阴,得《易》所谓成变化而行鬼神之道,粗而不精,高者已能飞升腾跃,出于形骸之外,下者为人祷祠祭祀,而能有感召致云雨。
使学造其妙,则道家者流潜天地,赞化育,与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氏等矣。
道士又区区以土木与西域异国之教争胜负于形器之末,惜夫!
虽然,精神之所专,志气之所一,能幻空为实,化无为有。
视世之道士好货财、私妻子者,不又贤乎!
因为之书。
道士李姓,名道备
妻子盖未出家为道士时有也。
淳熙己亥中秋日,降授承务郎利州东路安抚使司主管机宜文字成都赵楙记。
按:乾隆《合州志》卷一二,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濂溪先生祠堂淳熙十年正月 南宋 · 何预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一、嘉庆《四川通志》卷三五、民国《合川志》卷三七、《宋代蜀文辑存》卷六二
合有签书旧矣,与比岁创于他郡特异。
淳熙七年冬,预始承乏。
公馀访古,览观江山之胜,瞻汉阳遗像,诵少陵江楼诗句,求其故实则不可得矣。
于是摩挲题名石刻,考前人名氏,有殿中丞周其姓、敦实其名者,髣髴埃尘间。
呜呼,此濂溪茂叔先生也,胡为乎来哉?
太常博士朱处约记,其始至也以嘉祐改元十一月初十日,迨其去实五年六月初九日,本末详且信如此,独未有表出之者。
又得阆中恭敏蒲公墓碣铭,知行治加详。
先生舂陵人,后避厚陵邸讳,更名敦颐
其为政于此州也,一郡之事,不经君手,吏不敢决,苟下之民不肯从。
恭敏舟舣溉下,一见异之,退而叹曰:世有斯人与!
遂以女弟妻之。
初调南安狱掾转运使以权利变具狱,君争不可,投告身欲去,使者敛手听之。
熙宁初,用正献吕公荐,擢广东路转运判官,改提点刑狱
晚以疾丐分司,筑室庐山下,有溪流其旁,号濂溪
先生以一诚极性理之妙,躬行日用,粹然一出于正,为道学之宗。
程太常珦倅南安,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果知道者,因与为友。
后立朝,每迁授辄一荐之。
其学明道、伊川幼受业焉。
先生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明道遂弃科举从之。
尝曰:「自吾见周茂叔,吟风弄月而归,几与浴沂同意」。
二程以斯文倡诸儒,至今河南之传满海内,其渊源实滥觞于此。
清献赵公目为天下士文忠苏公以全德名之,黄太史谓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雅正丘壑。
有《通书》、《太极图说》行于世。
悠然遐想,如在其上。
预朅来踵英躅于百有二十五年后,顾在后死,其得嘿不以传!
廨东偏有斋,孤峰出其前,三江合流其下,烟波渺瀰,云林杳霭,清绝可爱。
乃仿礼殿故事,即其章服,肖像壁间,以「全德」榜其颜,道德之容,堂堂岌岌,凛乎如奉杖屦其侧也。
吁!
先生之道,如青天白日,不得书而传之,以志晚学归敬之意,且以永邦人无穷之思。
又系之以辞曰:
瑞应之山兮苍苍,金沙之水兮茫茫。
凛高风兮不亡,日月兮争光。
窅一去兮何之,四方上下兮莫予追。
孔、颜与归兮伊傅自视,挥斥八极兮孰知所止!
驷玉虬兮佩飞霞,溘埃风兮天一涯。
怀旧游兮眷眷,山空月明,杖屦往来兮,余顾不可得而见。
莽烟云兮思渺然,晬厥容兮瞻在前,邦人是思兮千万年。
淳熙癸卯正月朔承议郎、宜就差签书合州军事判官厅公事唐安何预记。
按:光绪《合州志》卷一二,光绪四年刻本。
别情 其十四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香屑集卷七
话别无长夜,相思又此春。
瑶姬不可见,巫峡更何人。
运石疑填海,乘槎与问津。
遥情每东注,谁共尔为邻。
注:话别(项斯殷中丞游边)相思(鱼玄机寄国香)瑶姬(李群玉云安)巫峡(昭宗巫山一段云)运石(元稹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敝居见赠)乘槎(杜甫李十二白)遥情(孟浩然晚春卧病寄张八)谁共(陈子昂合州津口别舍弟)